答:总体上来讲,建筑设计院的工作基本就是多劳多得,因为全国大部分建筑设计院的工资构成分为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而各个设计院基本都有年终绩效,如果平时加班多,画图多,画图快,年终自然就拿得多一点。
新入职的员工基本工资每月在2000-3000块钱左右,再加一点绩效工资,拿到手的钱,差不多3000-4000块钱左右。
这个工资不算高,尤其是跟设计院的招聘要求来说,普遍要求985和211毕业,这显然不成正比,当然这也仅限于第一年。对于已经上手的设计院“老人”,每月普遍底薪约在3000-8000左右,根据工作量和难易程度,每季度或每半年还会结算一次分红,而且这个工资具体标准会根据所在地区和具体单位不同而存在较大差异。
我部门不算领导,50几个普通员工(普通设计人员)去年人均税前发29万。我们部门副职50几万到70万,部门正职能一年签一亿的设计合同回来,我不知道他多少收入。我公司在本地排名第二。排名第一的兄弟单位,我同学2016年毕业参加工作,2018年税前39万。他所在的部门2017年不算领导,普通员工人均35万。我们不是央企,在社会上名气也不大,只是地方省直国企。
国有大型设计院,研究所的正式员工。 从事研发设计,项目管理,施工管理等方向拿20万,觉得难度不大。也不会像有的人说的那么辛苦,每周会加一些班,不过毕竟是国企,加班强度不会太大,不会超过网络公司。当然现在目前大型的研究院设计所招收员工要求也非常高,基本都是名校硕士起步。
西北院好象所属是国电公司.西北院(部院)实力要远强于陕西院,项目大而且多,容易揽到好项目,当然整体收入也要好一些.事物总具两面性,西北院人才覆盖要厚于陕西院,但事在人为,如果能去西北院还是建议去西北院.我有同学在那里还不错.
五大主体建设、勘探、设计、施工、监理的收入情况,据我所知,可分为两大层次讨论:一是管理层次,其收入排名为建设方,勘探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尤其以建设方,层次越高,收入越高像房地产老总百万收入是常态,其次是勘探设计的管理层,年薪在几十万左右,施工方管理人员也在十几万至几十万,看管理项目大小而定,最次的是监理,年薪在几万到十几万,因而被戏称为养老行业。二是员工层,收入最多的是勘探设计,普通设计人员也有十几万到二三十万,因为他们是设计主力军,其次是建设方,一般普通员工也有十万八万的,再其次是施工单位,一般员工也接近十万左右,最次的是监理,像监理员年薪也就三四万。因此,想获得高薪的不要去监理单位,有可能进勘探设计单位最好。如果你认为我说的中肯,请给我一个赞哦
建筑业历来属于“多金”行业,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等建筑行业五大主体单位当中,员工收入最好的应该是勘察和设计单位,收入最差的应该是建设和监理单位,而施工单位员工收入应该属于中游水平。
为啥这么说呢?从几个单位的情况来分析的话:
1、勘察和设计单位,属于比较“高大上”的单位,因为这些单位属于建筑业产业链上游,属于第一个吃螃蟹的一批人,所以员工收入肯定低不到哪里去,加上建筑业比较辛苦,而勘察设计单位除了前期勘察比较辛苦外,其余工作相对来说更轻松一些。
2、建设单位在建筑业当中属于甲方,地位优势明显,但是建设单位员工收入如何,当然主要看建设单位自身实力了,比如建设单位是***行政单位,那么员工都是公务员,收入自然不用多说,但如果建设单位自身效益一般,那么员工收入当然也高不到哪里去。
3、监理单位属于建设单位的“自己人”,主要是帮助建设单位监理现场工程施工,但是监理单位一般公司规模不大,员工工资也不会太高,所以监理人员工资收入怎么样,主要看施工单位会不会给监理人员有一些特别的“表示”。
4、施工方是建筑业五大主体单位中的“大块头”,毕竟任何建筑工程,最终靠施工单位来操作实施,比如很多重大工程,一般都是实力强劲的“中”字头施工央企在负责施工,各个省也有很多建工集团,这些企业一般规模很大,企业效益大多也不错,员工收入自然也不低,唯一不足就是施工单位流动性强,员工工作环境不是很好。
综上所述,设计勘察单位属于建筑业产业链上游单位,员工收入应该最好,施工单位虽然属于产业链末端,但是企业效益不错,所以员工收入属于中游,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虽然处于甲方优势地位,但员工工资和具体工程项目关系不大,所以员工收入在建筑业五大主体单位中可能属于较低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