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倒觉得很多人能进入这行这职业是个好事,说明审美在主动的普遍性提高。说设计师门槛有多低也不见得,审美能力是日积月累的,没有捷径可循,而就是那几个软件,也是要花不少时间去掌握,最后就是怎么接单怎么挣钱…花了那么多精力,现在装修公司设计还基本号称不要钱,设计师进去其实就是业务员,非常不易。
进入这个行业都是正真从业人员,大家追求不一样而已,这样千差万别的用户就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
有客户就是要少花钱或者不花钱、立等可取、让设计师做出自己想要的样子,他们喜欢那种花钱就当上帝的感觉。与之对应的观点就是,客户喜欢什么你就做什么,你如果做自己喜欢的,那请出门自己买套房子去…这类设计单大把需要人去做。
也有设计师宁肯少挣钱甚至不挣钱,每天学习补充自己的知识库,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客户相信设计师审美超过自己、愿意接受设计师的理念。
市场的多样性,所以更多人参与进来,是好事。
有什么行业门槛那么高呢?大概除了当做手术的外科大夫…你就说吧,什么职业不能上?
有句话说得好,钱能解决的都是小事。我觉得,技术能解决的都是小事!最难得的是内心对这份职业的热爱、无怨无悔的付出、不求回报的全力以赴,有了这个,没啥不行的。
当然啊,不能仗着自己绿,跟蛋糕配了个对、当一次甲方,请了一堆设计师来设计最后还说自己就是设计师的,这就不是这个行业的人了。
也不见得是低 公租房小区为了多出几套房 把厕所设计的只有53公分宽 老百姓都痛骂设计师是脑磕门框磕脑残了 其实很多行业都是因为利益 做出很多让人嘲笑不可思议的东西
觉得前景堪忧可能是还没有真正的扎根这个行业吧,没有想着在自己的领域里不断学习,没有努力提高自己。而只是每天上下班,做着该做的工作吧。
每个行业只要你做的足够精,前景都还是有的。
大家好,我是金燕,设计这条路,走起来比较艰难,我来说下我的人经验。1.做设计最好有点天分,要不然即使做了很多年,也不会做的太好2.要勤快,多看名师的作品,多动手,多跟在***后面学习3.不要怕错,敢于尝试挑战4.多参加设计展,感受下***的设计5.多出去旅游,感受下大自然的美丽,从大自然中找设计灵感6.有机会去五星级酒店体验下,什么是好设计,好啦,我的回答结束啦。希望可以帮到你
您提到产品结构设计师,其实就是工业设计。关于这方面的人才越来越少,整个制造行业都缺是不对的,应该说才刚起步。
如果说,前几年感觉产品设计人才多,或者比较活跃那是一种错觉。为什么这么说,过去知识产权保护,不够重视。加上企业对这方面人才培养不重视,老板企业领导格局不够大,视野不够宽,对人才研发不重视。注重短频快,拿来主义。对人才储备培养是一块巨大的***投资。重硬轻软,对有型不动资产不息血本,因为它没腿不会走,即使废了贬值了还在那里的财主思维。
设计人才不同付出的是脑力,是多门学科综合性人才,大略有这几个,美术功底、人体工程学、制造工艺流程,流行趋势,应用体验,市场定位抓取多维度感知。
设计师价值与企业文化价值密切相关。一个好的设计师,抵几百万设备,上千万硬件设施也不足为过。识人才重人才是企业长远进步延续的根本。过去几年,很多设计公司说是设计,其实就是抄袭,把国外的设计搬到国内来,把爆款改一改规避侵权,甚至一个设计吃多家,套娃设计。会个设计软件就是设计师,对产品一窍不通。会结构的不会外观,会设计又抓不住市场脉搏,没有趋势潮流引导概念维度。(不否定资深设计师,大多数从事设计行业设计师。)
最可悲的是大多数企也业(特别私企)对设计人才歧视,设计师工作属脑力劳动,看不见摸不着,看不到有形工作任务进度,睁眼说瞎话(不是很恰当)完全不对设计师作品,不做客观肯定,客户、市场结果型定价值,这是企业领导人通病。殊不知一个好的设计,不仅仅好的品质、好的概念,更需要企业多部门战略协作推广运营。
我们都知道现在制造业如履薄冰,忽略设计人才储备布局病态高发期。过去制造业掌握话语权,现在销售运营掌握话语权,跨界行业掌控话语权。为什么?制造业对设计人才不重视、培养,
都在喊做大做强。
说不完道不尽,总之企业对设计人才培养重视,才是对明天延续的投资。
最后祝愿从事设计的才才们,或者即将踏入设计这个行业后背们,珍惜设计每一天,因为你的每一天都在增值,你们只属于恰逢其实的那一刻!――七善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