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邀请,目前来说,建筑设计单位的收入还是可以的,业务也比较饱满,一些设计机构纷纷招兵买马。像青岛济南这样的比较大的城市,一般年薪在十万以上。建筑设计是一个很忙很累很苦的专业,一定要做好心理准备,各种加班,挣的绝对是血汗钱。如果你很喜欢这个专业的话,可以考虑,如果你只是被所谓的高薪所吸引,那么我建议你还是要三思。希望可以帮到你。
中小民营建筑设计院的生存之道
对于中小民营甲级建筑设计院,必须改变经营方式,改善“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处境。
①整(融)合无资质、低资质的设计团队,改善人员、资质挂靠的乱象;
②延长“设计”在建筑行业中的利润链条,逐步扩大规模,向以“设计”为主导的“EPC”靠拢。
广开利润来源,不在设计人员身上节流!
实施路径大致有以下几点:
①以建筑工程设计甲级资质为入口,设计股权架构,通过培训、考核,0管理费整合(融合)无资质和低资质的设计团队,同时也融合了他们的业务、客户和工程资源。
(注:世间万物不为我所有,可为我所用。整合、融合不是简单的拿来,而且纯粹的先给予,“不与民争利”,不在设计费上与团队争利!)
②通过大量的工程设计,设计院第一时间获取大量建材、设备的信息,融合生产商或者区域总代理商,实现集中***购。让建设方、施工方受益。
(注:信息流量变现。既有利于建材、设备供应商降低销售成本,对其中上市公司带来利好。关键能让与我们合作的建设方和施工方能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③在设计团队建设方面,充分发挥退休的***、专家的作用,通过“传帮带”重点培养,通过网络渠道对所有设计团队技术人员培训,提高业务水平,同时实现规范化、正规化。
(注:改变***、专家、总工的收入来源,让他们不再电脑前看图,让他们制定标准、带徒弟、讲课等。)
④设计团队素质的提高,建材、设备的集中***购,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获得受益,设计、***购、施工三方建立良好合作关系,为EPC做足准备。
(注:设计、***购、施工由“恋爱到结婚”,借船出海,满足EPC所需的这种管理人才。有借要有还,而且还要有丰厚的汇报!)
⑤延长产业链条。
(注:建筑行业本身就是一个大大的产业链!)
根据工程设计细分行业,还是建筑行业份额大,社会上设计团队相对多得多,选择建筑行业入手最好。
目前建筑设计院相对以前已经没落,不过能力的强进大院磨炼几年,考上注册,有了实践经验,当项目负责人,或者去房地产公司,压力大点,但是收入还是很可观(30-100+)
国内建筑设计行业收入基本上是按照城市发展力来的,同时每个城市不同设计院的年产值也会有高低。所以不好说建筑设计能赚多少钱,可以肯定的是现在设计行业已经不在上升通道中,已经呈现专业细分和精细设计趋势,大家都在深耕自己擅长的领域并不断提升。你可能是在考虑值不值得去设计院发展自己的专业技能。这涉及到作为建筑师的个人能力和专业追求,干得好的在一线城市拿五十左右没问题,当然是不包括私下接活收入。刚入行基本是月薪一万可以保证。地产会赚的多一些,但也不建议刚毕业就去,接受正规设计院培养还是有必要的。
至于你担心的行业前景问题,个人觉得没有必要担心,目前的行业才是正常的状态,前些年的建设速度已经超出评价范畴。所以,建筑行业回归正常的节奏和业务轨道才会有更多的好作品出现,同时为有专业梦想的人提供空间和时间。
随想随写仅供参考。
不同设计院的待遇是天壤之别。正规有资质的设计院分专业:建筑、结构、给排水、风暖、[_a***_]、装修、景观、绿化。就看是哪个专业,建筑:是设计投标的面子工程,作品具有知识产权,是揽金的关键,能否承揽到业务,就看建筑师的作品,从国家改革的方向来看,建设工程要学国外,建筑师挂帅,全过程参与。结构:是受力分析、计算机,责任最重,建筑的安全性由结构师负责,是骨架设计,是幕后英雄。基它专业是配合的,为一个作品穿衣打扮,筋脉舒通。待遇怎么样,需看业务的发展没分配制度。其它专业兼职的回报可不低。
建筑设计专业,刚毕业的一般待遇在3000左右,参与过大型工程、考取建筑师资格证书的,待遇就大幅提升,5000到10万都有可能。
建筑设计(Architectural Design )是指建筑物在建造之前,设计者按照建设任务,把施工过程和使用过程中所存在的或可能发生的问题,事先作好通盘的设想,拟定好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方案,用图纸和文件表达出来。作为备料、施工组织工作和各工种在制作、建造工作中互相配合协作的共同依据。便于整个工程得以在预定的投资限额范围内,按照周密考虑的预定方案,统一步调,顺利进行 。并使建成的建筑物充分满足使用者和社***期望的各种要求。
施工图设计师,在室内设计师中,基础是最好的。通常赚钱的方向是两个。
第一,就是更多人选择的深化设计。那就是跟设计公司合作,专门做施工图深化。
第二,那就是保证自己原有能力的同时,往全案设计师去发展。也就是保证施工图的同时,还需要具备设计方案的能力。
设计院日子不好过了!现在房地产业务逐渐由原来的百花齐放变成寡头垄断,大量的中小型地产商都消失改行,所以设计院也由原来的遍地开花变成大设计院逐渐占领市场,小型设计院只能苟活甚至关门,个人只能是挂靠,人均产值50万持平少于这个数就亏损没有什么利润!
地点北京 团队三十多人 各种大型公建及地产项目为主,项目大多需要甲级资质所以和一家双甲装饰企业合作。今年签约两千多,回款差不多百分之五十~六十 一年下来房租工资差旅成本大概近700万。年底合伙人 应该还能剩点不多。因为还要留来年开班费用。收入上跟上班没啥区别。基本就是在给员工打工。太累了……
建筑设计院收费按发改委(原计委)文件规定标准。
缴纳服务行业营业税、所得税、合同印花税等应征税收、人员工资、***、奖金、缴纳劳动保险、办公设备用具、房租水电空调的、技术培训等等开支,剩余为利润。不知道行业秘密为何,愿聆听高手或题主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