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设计依据如下:
一、设计车辆:公路主要供汽车行使,对于混合交通的公路还有一部分非机动车,车辆的几何尺寸大小、性能对公路几何设计起决定作用,选择有代表性的车辆作为设计车辆是必要的。
二、公路路幅宽度、平曲线半径、视距、纵坡、合成坡度竖曲线与车辆有关。时间标准根据车辆的使用目的、结构、或发动机的不同,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三类型:小客车、载重车、鞍式列车汽车外廓尺寸即汽车的总高、总宽、总长的限制,这项规定适用于公路运输的汽车及汽车列车。
三、公路设计时:车高:以载重车及半挂车的高决定净空高度,以小客车高度确定驾驶员的视线高。
四、设计车速:气候条件良好,交通量正常,汽车在公路上行使只受公路自身条件的限制,驾驶员能够安全、舒适驾驶车辆行使的最大速度。
五、交通量:指在单位间内(每小时或每昼夜)通过公路某一横断面处的往返车辆数折合成“标准车”的车辆总数。
一、公路行业资质
公路行业设计资质,只设为一个甲级。作为甲级资质,可以设计公路行业下的所有项目,规模不受限制,包括隧道、桥梁等。
二、公路专业资质
甲级:承担公路方面主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设计业务,规模不受限制;
乙级:取得公路专业乙级设计资质的单位,可以承接二级及以下等级公路、交通安全设施、管理养护设施等项目设计;
丙级:可承接***、四级公路及其交通安全、管理、养护等实施设计。
三、特大桥梁专业资质
只设一个甲级资质,其业务范围没有规模限制。
四、特长隧道专业资质
特长隧道属于复杂性工程,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同样只设甲级资质,其业务范围不受限制。
五、交通工程专业资质
甲级:可承接各种类型和规模的交通工程项目设计;
本来一级建造师,市政专业
就我个人经历来看,市政公路设计(仅仅指道路专业,桥梁、隧道、岩土专业不在讨论范围)的复杂程度应该是高于公路设计的。
市政公路的线型基本是简单线型,但是在路网发达的城市中,设计中考虑的控制点相应增加。
比如一条设计等级为主干路的市政道路,下穿两条间距300米且互为平行的高架桥,为保证桥下净空满足相关规范,需要调整坡度坡长。因此,本来填挖平衡要改为挖方路基,并考虑该坡度坡长是否适合非机动车通过;本可以垂直相交改为钝角相交,曲线半径既要满足规范要求又要符合交通规律。可以看到,在路网密集的路段,道路设计已经没有太多的设计理念,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在控制点之间寻求满足规范的方案。
另一方面,市政公路中还必须考虑道路与天然气、雨污管线、输电线路之间的关系,同时还要考虑绿化、照明等设施;道路标识、标线、非机动车道、人行道、路缘石、树池、垃圾桶、公交停靠站等交通工程相关的内容也相应较多。
总体来说,市政道路较之国省高速来讲更为庞杂与具体。从就业来看,在高速路网已经初步饱和的情况下,市政道路方向更具潜力。
市政道路牵扯的相对多。
公路的相对来说少。但也得在一个纬度去比!
设计前景的话,一般设计公路的也可以设计市政。这是企业资质等级问题!
专业来说前景和社会有关,那建造师来说,挂靠公路的费用就是高一些!因为现在大量的公路,以后可能市政会好些。
目前都比较有前景的
设计对象不一样,市政道路设计附属结构多,城市规划要求多,除了要满足道路设计技术要求外,还要满足城市规划要求,注重景观融入,一会两块板,一会三块板,一会注意十子路口排水了,一会又要注意人员分流了,还要考虑是下穿涵洞人群通过,还是上跨天桥更能起到引导人流的作用。还要考虑人的心理,否则修好了路,人们不爱走,结果白修。
1.区别
城市道路与公路以城市规划区的边线分界。城市道路是通达城市的各地区,供城市内交通运输及行人使用,便于居民生活、工作及文化***活动,并与市外道路连接负担着对外交通的道路。公路则是联接城市、乡村和工矿基地之间,主要供汽车行驶并具备一定技术标准和设施的道路。两者同属于道路的范畴,但是服务功能不同,城市道路服务的是人和车,所以在细部的设计中应该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而公路服务的主要是车,则主要强调驾乘感受。
城市道路与公路设计时主要的区别:***用规范体系不同,平纵横设计不同,路基路面设计也不一致,交安设施、照明、绿化设计也区别更大,***用的软件也有区别,但两者都属于道路,设计上有相同之处,通透一个则另外一个也很容易入手。
2.就业前景
市政道路设计项目主要分布与城市内,出差少和现场勘察设计较容易,人员流动也相对较小,同时意味着升迁会慢一些;
公路设计项目主要分布于郊外或者偏远地区,出差多现场勘察设计较难,人员流动较大,升迁机会较多;
两类[_a***_]的收入没有太大区别,主要看单位效益,部门效益等,需要结合自身情况进行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