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Products Identity及产品形象,是产品在设计、开发、流通、使用中形成的统一的形象特质,是产品内在的品质形象与外在的视觉形象形成统一性的结果。
产品PI作为服务于品牌个性的手段,很多时候需要用性格特征或消费者所倾向的个性和品味等来定义产品的族群特征,使产品族群内的产品虽然看起来外形缤纷绚丽,各不相同,但它们都能表达同一种理念和同一种价值观,进而吸引持同样观点的消费者,获得他们的认同。在工业设计公司,上海浪尖属于规模不小的公司了,尤其对于刚毕业的人来说,很能锻炼人,并且上海浪尖每年寒***暑***还举办特训营,有基础班与项目实战班,去培训一下肯定比学校实用,完了后还有机会在浪尖实习,有经验丰富的人带你,虽然说上海浪尖在项目急时会加班,但是你跟完一个项目后发现学到的不少,年纪轻在哪都要吃苦,如果在年轻选择了安逸,那毕业几年后差距就会越来越大,所以我建议想学东西的可以来浪尖。
不管哪公司都人来人往,设计公司可能大部分人觉得工资低,刚毕业是想学点东西,等做了一两年学到后会离职,我一个朋友在上海浪尖说工作***不错,天气热公司专门安排饮料水果冰棒放在冰箱里给员工饮用,人性化管理,每周五还会有内部员工分享大会,对于刚步入这行业的新人来说,来浪尖确实能学到不少东西。
一般在51JOB上或者智联比较多,设计公司在人力***的问题上确实有待探索,如何留住核心设计师,保持团队的同步前行。
目前很多设计公司不太注重自身的建设,对员工的培养和关注度不高,缺乏人性化的管理,此外最致命的是优秀的设计师一定寻找的设计公司一定是有一定水平的设计公司,既可以满足自身的发展需求也可以在这样好的平台里施展自己的才华。
一、魏玛时期,第一阶段(1919—1925年),魏玛时期。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任校长,提出“艺术与技术新统一”的崇高理想,肩负起训练20世纪设计家和建筑师的神圣使命。他广招贤能,聘任艺术家与手工匠师授课,形成艺术教育与手工制作相结合的新型教育制度;
二、德绍时期,第二阶段(1925—1932年),德绍时期。包豪斯在德国德绍重建,并进行课程改革,实行了设计与制作教学一体化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优异成果。1928年格罗皮乌斯辞去包豪斯校长职务,由建筑系主任汉内斯·梅耶(HANNS MEYER)继任。这位***人出身的建筑师,将包豪斯的艺术激进扩大到政治激进,从而使包豪斯面临着越来越大的政治压力。最后梅耶本人也不得不于1930年辞职离任,由(L MIES VAN DE ROHE)继任。接任的密斯面对来自纳粹势力的压力,竭尽全力维持着学校的运转,终于在1932年10月纳粹党占据德绍后,被迫关闭包豪斯;
三、柏林时期, 第三阶段(1932—1933年),柏林时期。L·密斯·凡·德·罗将学校迁至柏林的一座废弃的办公楼中,试图重整旗鼓,由于包豪斯精神为德国纳粹所不容,面对刚刚上台的纳粹***,密斯终于回天无力,于该年8月宣布包豪斯永久关闭。1933年11月包豪斯被封闭,不得不结束其14年的发展历程。
四、柏林时期至今,这就是第四个阶段了,这个阶段还没有终了,还是持续的发展中。经济学的书上说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而工业设计产业的发展,引导着当代工业的发展,所以社会的发展需要工业设计的发展,二者不可偏废。所以这个和阶段还会持续很长一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