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最新资讯内容详情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有哪些 2025-06-10 27 rdvgfokm

  1. 酒店下游的产业是哪些?
  2. 超市和酒店属于什么行业?
  3. 怎么看待现在的酒店行业?

酒店下游的产业是哪些?

酒店下游的产业是那些?

酒店下游的产业包括以下这些:

第一种是酒店用品产业,包含有酒店顾客的洗漱用品、床上用品、简易饮品(茶叶、咖啡)、保洁产品等酒店消耗品产业。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第二种是酒店员工培训服装加工,招募来的新员工培训,还有员工服装代加工。

第三种是酒店宣传制作产业,负责给酒店制作广告与宣传品。

第四还有餐饮食材供应链。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超市和酒店属于什么行业

超市属于商品零售业,酒店属于生活服务业。这两个分类是自从2016年我国实行营业税改增值税之后重新进行的行业分类。对于超市来说,特别是那种大型仓储形式的超市来说,其主要经营项目是商品零售业。其用户大多是最终用户也就是说在增值税流转的最末端。但是对于酒店来说,其住宿和餐饮的分类不同。餐饮是流转的末端,只能开具增值税普通发票。住宿和会议还是可以能够开具增值税专用***,进入流转进行抵扣的。

超市属于零售行业。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商店,是一种消费者自助选购、统一收银结算的零售企业。超级市场产生于1930年的美国纽约,被称为零售业的第三次革命;20世纪30年代中期以后,超级市场这种零售组织形式由美国逐渐传到了日本和欧洲;在我国,超级市场被引入于1***8年,当时称作自选商场。

超市和酒店属于服务行业,也属于笫三产业,不过这两个产业这两年也不气,由于疫情影响,再加上外卖行业的冲击,酒店这个行业做的比较难,超市行业让网上平台交易冲去的也是举步为艰,总之往后实体店是越来越不好,超市和酒店也给很多人带来了就业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
,设计酒店的主要行业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超市属于零售行业。超市一般是指商品开放陈列、顾客自我选购、排队收银结算,以经营生鲜食品水果、日杂用品为主的零售企业。

而酒店属于休闲及餐饮工商业行业,通过出售客房、餐饮及综合服务设施向客人提供服务,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行业。

超市与酒店,也可以统一认为属于服务行业。

怎么看待现在的酒店行业?

一、酒店行业发展规模

2016年,我国共有25万家酒店左右,平均每个地级市拥有851家酒店。国内酒店总床位数3000万-3500个左右,中国人口与床数数比为100:2左右,大型城市及一线城市人口与床位数比为100:4左右。2016年全国共有9861家星级酒店,其中五星级酒店有800家,四星级酒店有2363家,三星级酒店共4856家。

截止2018年1月1日,经济型酒店营业数32444家;客房数200***38间,客房同比增长9.95%。截止2018年1月1日,中端酒店营业数3519家;客房数403337间,客房同比增长31.43%。为了让酒店品牌在不同细分市场更具有可比性,根据各大酒店品牌的定价和市场的综合表现,将亚朵酒店、和颐酒店、锦江都城、桔子水晶、首旅京伦等几大原属中端酒店品牌进行调整,开始新纳入高端(四星级)酒店范畴。2017年全年合计在营业酒店家数404家,客房数52012间,如计入中端酒店规模有大幅增长。

二、酒店行业品牌格局

对于酒店行业,从集中度方面,2015年国内酒店连锁率仅20%,在国内终端酒店市场集中度低,品牌化近几年发展快速,但是渗透率较低,根据数据,我国中端酒店市场CR5为39.44%(维也纳17.84%全季10.39%里程4.58%和颐3.75%亚朵2.88%,口径为客房数量);锦江因拥有维也纳和麗枫两大品牌在中端市场份额上领先,华住(全季、星程、桔子水晶)市占率居第二。未来我国***是终端品牌发展主要形式。

图表:2017年中国酒店集团Top50

数据来源:中国饭店协会、中研普华整理

想要了解更多关于行业专业分析请关注中研普华研究报告《2018-2023年中国精品酒店市场供需预测及投资风险咨询报告》

我从毕业就一直在国际品牌酒店工作,分别是喜来登,W,Jw万豪,丽思卡尔顿,还有万达的自创品牌,感觉目前在中国,酒店发展进入了一个瓶颈,一方面是酒店开业数量过快,管理人员的素质跟不上数量的需求,另一方面,工资起步太低,年轻人不愿意做,导致服务质量大幅下降,为求业主利润,从根本上解决不了问题,另一个怪象:很多大量筹备的酒店业主,之所以开酒店,最主要的目的,不是服务,不是一种经济发展的必须,而是作为当地***的形象需求甚至是配合业主自身楼盘定位的提升,这从根本上就已经扭曲了酒店业的性质

受消费升级影响,现在中端酒店和高端酒店受到欢迎,而经济型酒店虽然也有复苏迹象,但不如终端酒店。并且经济型酒店已经被首旅、九江和华住三家企业把持了过半市场份额,并且这三家酒店都在将旗下部分经济型酒店转型为中端酒店。

另外,酒店市场份额开始向巨头集中,原有的个体一二星酒店数量明显减少。行业标准从星级体系向品牌体系转换,呈现单体星级酒店式微、品牌连锁酒店崛起的趋势。过去五年,国内星级酒店数量明显减少,其中一二星级酒店(对应品牌连锁经济型酒店)数量严重下滑,三四星级酒店(对应品牌连锁中端酒店)数量自2014 年开始呈下滑趋势。受益于酒店集团的品牌优势和管理效率, 原有单体星级酒店越来越多地[_a***_]加盟品牌连锁,因此过去几年国内酒店连锁化程度不断提升。

国内酒店行业曾有一段疯狂的扩张期,造成供给严重大于需求,酒店行业都赚不到钱,也没有人愿意再建新酒店,所以从2012年开始,酒店供给开始直线下降。2016 年后,我国新增酒店数量明显下降26.5%,在建和筹建中客房数量及计划中客房数量均呈下降趋势。加上前两年经济整体大环境低迷,商旅减少,也打击了酒店行业。

2016 年下半年国内宏观经济自触底回升,商旅活动增多。加上旅游人数增加,利好酒店行业。

2011年经历亏损之后,目前酒店业已经呈现很好的复苏迹象,2016年入住率、平均房价都是有上升迹象,但板块分化非常明显。三星级以下酒店近年来断崖式下跌,中高端复苏迹象比较明显(WIND)。

目前酒店行业份额逐渐向三个巨头集中,锦江、首旅、华住三家分割大半江山,其中华住为在美的中概股,其他两家都是A股上市。从财务数据来看,华住最优,上市以来从来没亏过,净利从来都是正数,营收从2007年上市的2.35亿元增长到2016年65.39亿元。除了2008年的经济衰退影响和2011年行业衰退影响(第二年增长率三位数反弹),华住基本保持两位数的高增长。战略布局上来看,锦江最优,未来潜力很大,旗下维也纳和锦江都城两个品牌占中端酒店份额超过一半,但经济型酒店运营数据一般。从管理上来看,华住入住率常年领先侧面说明其效率较高。一般来说大家用入住率来表示行业周期,业绩大家更多使用Revpar,但平均房价不一致导致口径有问题。其实横向比较来看,平均房价相似的酒店,入住率越高说明酒店的管理越厉害(同样的价格,消费者一定选择性价比最高的酒店,性价比较高证明管理运营能力跟得上,所以入住率没下过80%、平均在90%以上的华住就非常突出,可惜没在A股上市)。

酒店正在复苏,存量酒店受益基本上是确定***。但具体涨多少,还要涉及酒店管理和酒店运营还要看其产品和服务,以及其所属的板块。

笔芯。

(评论员:王梦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