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为你有这种意识的行为点个赞。作为灵活就业人员,即使没有工作单位,但是有社保意识是非常不错的。目前一些年龄人对于社保的重要认识不清,意识不强,当遇到养老就医的问题时才开始来抱怨。所以树立全民的社保意识是一项艰苦和漫长的工作,你的这种意识是值得称道的。
灵活就业人员怎么设计个人的社保问题?这是一个人值得认真思考的题目。根据我的经验,其设计的思路,重点是把握好“三个标杆”。
在办理社保登记前,重点要围绕符合条件这个标杆来考虑。我国的退休条件有两个,一是达到法定的退休年龄,男60岁,女性50到55岁。其中女干部和女性灵活就业人员55岁,女职工50岁;二是社保缴费达到15年(含视同缴费年限),这里要强调一点,视同缴费年限必须要提供个人 档案才能认定,所以必须高度关注自己的个人档案 。以符合退休条件作为标杆,选择自己缴费的方式。
第二,以增加退休金作为缴费的标杆。
在退休金的计算中,个人账户资金的多少,是决定退休金高低的主要因素之一。所以在选择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方面,要根据自己的经济承受能力来考虑,如果经济条件还可以,建议选择较高的缴费基数和100%的缴费指数。 只有缴费基数和缴费指数高,个人账户里的资金才比较多,在退休金计算时,如果按照60岁来退休,计算个人账户的退休金发放月度是139个月,个人账户资金多,平均到每月个人退休金就高。如果想要在退休后,享有更高的退休金保障,增加个人账户里储存额是比较关键的。
第三,以满足医保退休为标杆。
灵活就业人员在注重养老保险的同时,也要重视医疗保险的重要作用。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患病的风险就越大。一般的灵活就业人员在缴纳养老保险的同时,也会缴纳医疗保险。如果在办理退休时,医疗保险达到规定的缴费年限,那么退休后不再缴纳医疗保险而终身享受医保待遇。如果医保有视同缴费年限的,还要注意实际缴费年限必须达到10年,才能享受终身医保待遇。
总之,作为灵活就业人员缴纳社保,按照上述阐述的三个标杆来合理确定缴费基数和指数,同时注意医保的缴费年限,就是比较合理的,也是符合自身实际的。
路人蚁:聊社保,侃商保,说财经,专业答疑,感谢关注
1 我们参保的主要方式是通过就业单位参与职工社保,企业和个人共同缴费参保,职工社保针对的是职业群体,如果是灵活就业人员,而且是本地户籍,也可以以灵活就业身份参与职工社保,只是都是自己缴费,没有企业分摊保费,缴费成本比较高,压力比较大,如果是找代缴机构买职工社保,也是要自己承担所有社保费用,而且每月都需要支付服务费,缴费成本更高。
2 个人缴费模式还有另外一种选择哪就是缴纳个人居民社保,保留基本的医疗和养老保险。这样每年只需缴费250就可以享受基本的居民医保的报销待遇。养老保险100-3000,分为12个档次选择。档次对应财政补贴。灵活选择,缴费成本低
3如果题主之前买的是职工社保,辞职了,暂时没有稳定工作,那可以代缴一段时间,过渡一下,保持职工社保不断交,如果不再找固定长期工作了,又想降低缴费压力。那就办理职工社保转为居民社保,保留基本的医疗和养老保险就好了,这样节约保费,也有基本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