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在2010年将物联网写入***工作报告。2010年,物联网首次写入中国***工作报告。近年来,随着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网信技术的爆发与深度渗透,物联网产业发展趋势发生了更为深刻、多元的变化。
2018年9月15日。
2018年9月15日,在无锡开幕的2018世界物联网博览会上,《2017-2018年中国物联网发展年度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显示,2017年以来,中国物联网市场进入实质性发展阶段。
物联网概念最早出现于比尔盖茨1995年《未来之路》一书,在《未来之路》中,比尔盖茨已经提及物联网概念,只是当时受限于无线网络、硬件及传感设备的发展,并未引起世人的重视。1998年,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创造性地提出了当时被称作EPC系统的“物联网”的构想[5] 。1999年,美国Auto-ID首先提出“物联网”的概念,主要是建立在物品编码、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基础上。过去在中国,物联网被称之为传感网。
物联网概念的提出时间是2005年11月27日,是国际电信联盟在突尼斯举行的信息社会峰会上正式提出了物联网的概念。
物联网是指将无处不在设备和设施,通过各种无线或有线的长距离或短距离通讯网络连接物联网域名实现互通,应用大集成以及基于云计算的SaaS营运等模式,在内网、专网或互联网环境下,***用适当的信息安全保障机制,提供安全可控乃至个性化的实时在线监测、定位追溯、报警联动、调度指挥等管理和服务功能,实现对事物的高效节能安全环保的管理。
开工报告为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实行监理的项目,为监理单位)提交,一般包括甲方向乙方提供的前期技术资料,包括图纸、中标文件、现场的坐标点、施工许可证和施工单位的详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设备机械和大型工具的准备清单、项目的质保体系等,具体有施工条件核查表。一般由总监理工程师签发开工报告。
主要内容应包括:施工机构的建立、质检体系、安全体系的建立和劳力安排,材料、机械及检测仪器设备进场情况,水电供应,临时设施的修建,施工方案的准备情况等。虽有以上规定,并不妨碍监理工程师根据实际情况及时下达开工令。
开工报告是由建设项目承包商申请,并经业主批准而正式进行拟建项目永久性工程施工的报告。据国际惯例,没有业主批准的开工报告,承包商不得进行永久性工程的施工。如承包商未提出此报告,业主工程师照样可以按合同规定时间下达必须进行的永久性工程开工的开工令。
扩展资料
建设单位需要搞定的任务:
1、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包括附件);
2、 建设工程开工审查表;
3、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
4、 规划部门签发的建筑红线验线通知书;
5、 在指定监督机构办理的具体监督业务手续;
6、 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查批准的设计图纸及设计文件;
7、建筑工程施工图审查备案证书;
8、图纸会审纪要;
9、 施工承包合同(副本);
10、水准点、坐标点等原始资料;
12、 建设单位驻工地代表授权书;
13、 建设单位与相关部门签订的协议书。
试答:开工前必须做好1、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2、总体开工报告;3、单位、分部、分项工程的划分;4、各单位分部分项工程开工报告,包括进场人员配置表、项目部机构框图,主要机械设备明细表、原材料试验报告及标准试验报告、各分项工程的施工技术方案、质量保证体系、安全、环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