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的做法在什么图纸里?
一般情况下,防水的做法在说明里边有一个工程做法表里边。也可能在某一张图纸里面有工程做法表,在做法表里找。还有在剖面图中有引用的防水图集。
在建施。
结施图反映的是建筑物结构做法,比如梁、板、柱的配筋规格型号以及混凝土强度等。
建筑图纸共分三大类,结施、建施及设施。
其中建施包含防水工程、装饰装修工程、楼地面工程、门窗工程等。
1)桥面防水层应覆盖整个混凝土桥面,防水层为两道防线,第一道喷涂水泥混凝土表面防水剂二遍,第二道喷涂桥面防水涂料二至四遍,防水涂膜厚度以平均不超过2mm为宜。
(2)防水层应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至少应有不低于桥面沥青铺装层使用年限的寿命(约8~10年)。并能适应高架桥动荷载抗压,抗拉的特点,当混凝土桥面板开裂≤2mm时,防水涂膜变形仍应满足不拉裂的需要,以保证防水要求。
(3)在环境条件-15~+90℃范围内,仍能满足第2条的要求。同时,在经受沥青层摊铺温度约160℃后,不影响其长期耐久使用性时。防水涂层与其上沥青混凝土铺装层应有相融性,二者之间的粘结力不低于沥青混凝土铺装层与混凝土桥面之间的粘结力,层间抗剪强度25℃,≥1.5MPa,35℃≥1MPa。
(4)喷涂水泥混凝土表面防水剂,应保证防水剂能够渗入桥面混凝土10mm以上,提高混凝土抗渗性>0.2
1、防水墙掏槽深度(E):
防水墙四周必须掏槽,见到完整的煤岩体,墙体四周有风化松软或有裂缝的煤岩,应全部清除,巷道两帮的掏槽深度为不小于0.5m,
o槽形为等腰梯形,梯角为45。掏槽时严禁放炮。
2、墙体结构:
(1)防水墙由前墙、后墙和充填物组成。其中,前后墙均用料石、水泥砂浆双排逐层砌筑,料石规格为长300mm、宽250mm、厚200mm,水平一排纵向、一排横向咬口放置(即前后墙均为500mm厚)。充填物为水泥、砂子、石子以1:2:1.5的比例配成的混凝土,混凝土必须捣实,每充填500mm高平行墙体加入一根废旧钢轨(或工字钢),其长度为掏槽后巷道的宽度,以加固墙体。
(2)在距巷道底板500mm高的墙体中部垂直墙体预设一根4寸水管,端头带法兰盘,用档板堵好,以备放水。
(3)前墙用水泥砂浆全断面抹面,四周抹100mm宽的墙裙。永久编号。
3、施工位置:
在各巷道距东回风巷口4—5米处,前墙墙面距口不少于2米。
铝板幕墙从系统上分 可以分为打胶式和开放式两种 打胶式即在铝板板块与板块之间的接缝处塞入泡沫帮再打中性硅酮密封胶以此来行成一个完整的防水面,靠的的是铝板自身的防水性和胶缝来防水,如下图,黑色的就是胶缝。
还有一种是开放式 顾名思义 铝板板缝间不打胶 ,但会在后侧增加一层防水板,或是在土建墙体上做保温防水层来行成完整的防水体系,靠的是铝板后侧的防水层来完成。如下图,虽然图片看上去接缝处也为黑色,但是现场看就是一个凹槽,与打胶系统差异还是挺大的。
两种做法各有优劣,打胶式防水更可靠,造价相对较低,但是打胶的美观程度和现场打胶工的水平挂钩,往往比较难做到很完美。开放式从效果来说更好些,但是由于后侧需再做一道防水导致造价增加,且防水板拼缝连接处理也是个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