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国家逐步取消一些职业资格证书,建造师、岩土工程师等工程类证书会取消吗?从住建部了解到建造师改革并非网上流传的那样,建造师未来改革的方向分两步走:
第一步:近期改革,主要内容是从2015年起,全面简化建造师注册***审批流程和全面下放一级建造师的注册管理权限,即一建注册由省里管,部里只登公示、公告和登记注册记录,目前已在山东、广东、云南三省试点。
第二步:中长期改革(8至10年),淡化建筑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制度。即对建筑企业,以后只实行许可证制度(类似于民办学校办学许可和律师事务所许可),不分等级,由市场确定企业的竞争力;建立全国统一的建设工程执业人员的注册管理信息平台,加强对建造师等执业人员的动态管理,让有能力、讲诚信、负责任、履约记录良好的执业建造师拥有相对独立的地位,企业需要项目经理,可以自主到建造师管理库挑选合适人才;有能力的建造师也可以组建类似于律师事务所的项目管理公司去承接项目。同时,通过建立执业保险制度来化解或分担执业风险,类似于驾驶员保险制度-出事少的保险费低,出了事保险赔。
从国际惯例来说明建造师是不可能取消的,在市场经济高度发达的美英,行政许可少之又少,但在工程领域,他们仍然有建造师、建筑设计师、测量师、设备师等五项执业资格。
建造师未来无论是考试还是注册都不会取消,考试只会越来越难,注册只会越来越规范,大家应该尽早考过,免得以后想考又太难而考不过。
2016年底***院出台的政策还没取消的勘察设计注册工程师只有注册结构工程师、注册土木工程师、注册化工工程师、注册电气工程师、注册公用设备工程师、注册环保工程师、注册石油天然气工程师、注册冶金工程师、注册***矿/矿物工程师、注册机械工程师。
注册岩土工程师有效期是长期的,但有一些条件:
1、每三年有一个继续教育,必须通过继续教育的考试,才能继续注册执业;
2、到60岁以后,还可以继续注册执业,但在资质管理中已不能算作必备岩土工程师的数量了;
3、70岁以后,身体条件要能满足工作要求,否则就不能继续注册执业了。
更多建筑问题解答,请关注我
现在是属于企业性质了。
早些年,这些为社会服务的勘测院属于事业单位的性质,随着改革的深入,很多事业单位都向企业方向再转置改革,由于他们可以获取一定的社会服务的利润,所以都进行了改制,大多数按照老人老办法,新人新办法的方法进行改制,提供社会化的服务,业务量还是可以的,所以你不必太担心。
资质改革对注册给排水工程师的影响不大,市政行业保留了对于注册给排水工程师的需求,但是数量大幅压缩了。
给排水工程师是与住宅、建筑群、城市等的水供给、水排放、水处理等相关联。城市给排水建设作为城市基础设施和国民经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双重职能,对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改善城市投资环境、促进经济全面协调健康可持续发展,乃至确保国家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都有着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_a***_]的水处理率现在只能做到50%,这意味着还有另外50%的城市污水是直接排放的,所以中国需要再增加20%的污水处理能力,这无疑加大对给排水工程师质量和数量的要求。
从政策取向看,对资质的申请、审批有放松简化的趋势,有些非重点领域甚至有取消的迹象。资质设置不能做加法,只能做减法,减轻企业负担,释放改革红利。关于资质改革***院是这样表述:“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优化资质资格管理,简化建设企业资质类别和等级设置,减少不必要的资质认定”。住建部提出“坚持淡化工程建设企业资质、强化个人执业资格的改革方向”。 那么,资质改革这对企业是利好还是利空?对于已经具有高资质,享受资质红利,获得资质挂靠收益的企业来说无疑是利空,没有了挂靠费收入;而对那些没有资质,需要挂靠才能开展业务的公司来说是重大利好,可以省下大笔挂靠费。 资质改革与其说是不同观念的博弈不如说是利益的重新分配。所以,资质改革一直有不同的声音。取消资质必然侵犯已获得资格的既得利益,也砸掉了资格审批部门的饭碗,一定有人以各种理由加以反对。资质改革,在资质这一利益链条上,谁的利益受损了,动了谁的奶酪,谁就是激烈的反对者! 工程建设领域专业性很强,且与社会公共利益及社会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但哪个行业没有专业性?哪个行业不与公众的生命财产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