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新环保法的改进:
1 立法中心理念的改变 。
2 监管更加全面和严格。
3 责任划分更加明确。
4 全面体现民主和民生。
其次是对策:
1 执法力度要加强。
2 ***主导下的再分配。
3 集体发挥媒体和群众的监督力度。
4 完善新环保法下的监管机制。
在生态环境部10月29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大气环境司副司长吴险峰表示,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治理以减少重污染天气和降低PM2.5浓度为主要目标,坚持方向不变、力度不减,推动产业、能源、运输结构调整等治本之策的同时,强化区域联防联控,积极应对重污染天气。
据生态环境部介绍,2021年1-9月,全国PM2.5平均浓度28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6.7%,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17.6%。1-9月,北京市PM2.5平均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5.7%,与2019年同期相比下降21.4%。
1.节能环保产业发展 顶层政策拉动:与传统行业不同,节能环保行业依靠国家政策拉动和法规标准倒逼,产业市场规模与战略地位皆因国家节能环保目标而变动。
2.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意义:节能环保产业链长,关联度大,吸纳就业能力强,对经济增长拉动作用明显。在经济快速发展、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带来的能源和环境压力下,节能环保产业越来越受重视。
3.节能环保产业市场规模 年均15%增速:我国***节约和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显著,绿色产业发展势头良好,我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发展。
4.产业相关财政支出持续增加 促进行业发展:不断加大重视并持续增加收入,以及伴随着工业发展产生的大量市场需求等方面因素的作用下,中国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增长。
5.产业园区发展推动产业集群形成:全国节能环保产业园区分布已呈现明显集聚状态,产业集群化、生态化发展格局凸显。
2021年中国环保产业分析,
从地域分布看,统计范围内企业有近半数集聚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环保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占***别为67.4%、67.6%,远远超过中、西部和东北三个地区企业的营业收入、营业利润。长江经济带11省(市)以45.6%的企业数量占比贡献了近一半的产业营业收入,对我国环保产业发展支撑能力较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