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用6-12mm厚的钢板。
这是因为厌氧塔碳钢罐在工业生产中承受着相当大的压力和腐蚀,而钢板的厚度越大,其所承受的压力和腐蚀能力就越强,因此常用6-12mm厚的钢板来制造。
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防腐处理,以延长罐体寿命。
回答如下:厌氧塔碳钢罐的厚度要根据使用压力、容积大小、设计温度、介质性质、安全系数等多种因素进行计算,一般情况下,其壁厚一般在6-20mm之间。具体的厚度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计。
通过降低给水浓度(通常< 2000mg/l ),进一步降低反应器的有机负荷,是实现氧化反应器恢复的常用方法。
2、处理出水回流
处理出水回流是保证厌氧反应器进水负荷条件下降低其进水浓度的有效措施。
3、处理出水置换
处理流出物置换是用储存的反应器流出物一次性置换反应器中含有高浓度有机酸的废水。
4、加颗粒污泥
添加新鲜成熟的颗粒污泥可以快速补充反应器中的微生物数量,降低污染负荷,是一种短时间有效的酸化回收方法。
5、投加关键微生物种群。
包括温度、pH值、进水COD浓度、进水流量和厌氧池液位等。
包括温度、pH值、进水COD浓度、进水流量和厌氧池液位等。
这些控制参数对于IC厌氧塔的正常运行和处理效果起到重要作用。
具体如下:- 温度:温度是影响厌氧菌活性和代谢速率的重要因素。
适宜的温度可以提高厌氧菌的活性,促进有机废水的降解和产气过程。
- pH值:pH值是衡量厌氧环境酸碱度的指标。
不同的厌氧菌对pH值有不同的适应范围,控制合适的pH值可以维持良好的微生物群落结构和代谢活性。
- 进水COD浓度:进水COD浓度是衡量废水有机污染程度的指标。
控制合理的进水COD浓度可以保证厌氧菌有足够的底物进行降解,避免过高的浓度对菌群造成抑制。
- 进水流量:进水流量是影响厌氧塔内水力负荷的重要参数。
合理的进水流量可以保证厌氧塔内的水力条件稳定,有利于废水的混合和气液传质。
- 厌氧池液位:厌氧池液位是控制厌氧塔内液体停留时间和气体排放的重要因素。
合适的液位可以保证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避免气体的回流和厌氧菌的流失。
除了以上提到的控制参数,IC厌氧塔的运行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氧气的排除、厌氧菌的种类和数量、进水COD/N/P比例等。
合理调控这些参数和因素,可以提高IC厌氧塔的处理效果和稳定性。
一般在30~37℃的中温条件下运行。
厌氧塔工作温度在30 ~37℃更佳,必要时塔体外部***用保温处理。
集气室的隙缝部分的面积应该占反应器全部面积的15~20%。
反射板的间隔与隙缝之间的遮盖应该在的100~200mm以避免上升的气体进入的沉淀室。
厌氧池COD去除率低考虑是否与厌氧池内发酵环境,各种厌氧微生物的生长繁殖有关。各种二级处理工艺中厌氧处理阶段(厌氧塔、厌氧罐、沼气池等)中,影响厌氧池COD去除率的因素有很多。
1/7
厌氧池污泥浓度不足向厌氧池回生化泥
2/7
厌氧池进入大量物化污泥无机物占多数
3/7
厌氧池营养料不足或者营养料比例不均衡
4/7
水温超过厌氧微生物适应的范围超过40℃
5/7
进水pH超过10.5或者低于6.5
6/7
厌氧池停留时间过短难以到达厌氧水解状态设计问题
7/7
进入有毒物质或其他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