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邀,目前未曾离开建筑行业,行业不景气也是一个洗牌的过程,过去发展太迅速导致行业发展病态,现在慢慢趋于一个稳态。俗话说换一处不如守一处,一个行业坚持多年总会有所成,当然离开的也未尝不好,缓解了当前行业膨胀过度的形势,另一方面,说不好听也算趋利避害识时务,如果二次择业能选中一个合适的行业和起点也是好的。
做施工很累,基本是白加黑五加二,家成了旅馆。做施工很烦,职能部门检查督导、甲方挤压、监理搞事、分包要钱,总得来说,一睁眼就是战斗状态。每天都是很疲惫,透支身体健康。虽然说工资不错,但换算成小时工资就没什么了。
本人土木工程(交通土建~桥隧工程)专业。为什么要离开建筑行业?就是要考虑到婚姻,才恋恋不舍的离开了四年工地“吃土”生活。
毕业之后义无反顾的冲进了远看像银行的中铁。从事云桂铁路某项目段的施工。从临建开始,搭简易房,沿着线路找勘测桩位,线路复测、钢栈桥施工、放线、打桩、绑钢筋、支模板,和监理、施工方之间周旋等等,所有工地技术员都要干的事情是一样没落下。要是一个人这样的日子快活、逍遥。
时间长了,要考虑婚姻,这就是一个麻烦事,工地上全是一帮老爷们,绑钢筋的妇女,工人都能盯半天。(老师傅们都秒懂)。套用工地老施工员的话就是"看老母猪都是双眼皮"。
这种情况下,想结婚是门都没有。就算结婚了,"后院起火"的是常有发生,男人长年在外,就是红杏不出墙,也架不住有人跳进"墙里面摘红杏"。那几年听了太多这样的故事了:离婚的、互相戴帽子的、搭班过日子的,乱糟糟的,什么事情都有。听的我都害怕了,这不就是"前车之鉴"嘛,我这"后车"也不能往"车辙"里走呀!
就这样,干了几年,就从中铁中撤了。
现在安安稳稳的过着"老婆孩子热炕头"的平凡生活,能顾家、和老婆吵吵架、不顺心了找孩子撒撒气,这多好。美滋滋。
人各有志,施工单位还是大有一番作为的。
感谢邀请,作为一个工程人,我想我可以解释这一切!
首先在这里,我先说一下自己的这些年的过程,我当初是211学校的一个建筑系应届生,从毕业以后就入了中国建筑,义无反顾的想要选择建筑行业,因为建筑行业的工资比较高,大家都可以赚很多很多钱,而且我的梦想就是自己也能够建一座很漂亮的房子,然后去泡着学校里最漂亮的学妹,不管是在社会上还是在学校里,都能够让自己感觉很高大上,多么完美啊!当然理想是很丰满的,现实却很骨感!
就在2008年开始,我踏入社会以后,就感觉学到建筑这行业是走错了方向,一下子到工地上晒得又黑,而且工作环境很差,说漂亮的学妹就更少了,工地上的女孩子更少少之又少,只能专心去学我的机电专业,当然,刚开始也是充满了***,到工地上跑来跑去,连熬通宵都木有,一点点问题的感觉,自己挺开心,当初拿着800块钱的工资,已经比平时大正规行业多200块钱一月,感觉到自己很满足,再到后来,由于在工地上遇到很多很多的繁星问题,最后自己的心里面也过不去了,所以做了建筑师之后又决定了转行,当时去做自媒体,然后做着做着又放弃了,现在又开始回归建筑,总感觉任何一个行业干久了都会有了感情,哪怕说是没有了爱情,我现在只想在工地上好好赚钱,拿着勉强能够养活自己的工资!让自己活的没有一点点动力!
然而,我没有一点点后悔,因为我选择退车工地是对自己的身体做了保护,现在年纪大了,身体也不行了,感觉健康才是最重要的,所以不想在工地上跑来跑去,把身体搞垮了,跟自己的家人也疏远了,其实一件事情都没干好,这辈子又没有算是白活,还是乖乖的拿份工资,离家近一点,过着幸福快乐的生活最重要!
喜欢我的可以关注我, 每月实时更新建筑圈故事分享
俗语说,干一行,爱一行,但对于建筑行业尤其是设计,真的也许离开才是好的选择。
相比于其它行业,有几个缺点:
2.从业人员供大于求,且从业人员结构固化,不论是本科还是研究生,就业的理想去处一般还是设计院。
企业不缺人是不争事实,在西方国家,建筑设计早是公认的夕阳产业。个人认为建筑从业人员流动性差,行业比较闭塞,转相关行业的途径少,造成人员结构固化。
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了历史高点,发展的黄金十年
已经过去,市场下行意味着裁员,意味着风险,作为下***业,反映会更强烈。
4. 工作时间及强度较高
首先是工作时间长,特殊的生产模式,低迷的市场环境,生产效率不高,处于行业下游,缺乏话语权,都是造成建筑师经常加班的原因。早些年听说的中铁系统的设计院有的40多岁的设计师就猝死在办公桌前,令人唏嘘不已。除了画图本身是需要大量时间的,时间还被浪费在改图,***及纠结无意义的各种细节中,而这些时间并没有产生任何价值。设计占用了太多个人时间,使个人眼光受限,业务进步也会缓慢。还会带来一系列的个人和家庭问题。再者是相比于高新行业,建筑设计行业其它板块尚未成熟,比如运维,比如二次开发,更多是单纯生产,更多是一次性的花掉时间,时间能产生的价值没有最大化。
5.缺乏核心竞争力
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软件的自动化水平越越高,尤其近几年BIM技术在工程中的广泛应用,提高了建筑设计的生产效率,单价也越来越低。同时,很多以前的技术壁垒也都被网络打破了,大量建筑设计的产品和技术,在网上可以轻松得到并***。信息不透明时代积累的行业核心竞争力与越来越低,从业门坎也被不断拉低。很多设计院把竞争力转移到服务质量,生产速度上,送施工图,送方案的公司比比皆是,几乎是国内所有大型设计院的通用做法 。
作为基层员工,钱都是用自己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换来的。薪酬低,也是上面因素综合造成的结果。事实上,设计院的薪酬已经是压缩到很低了,设计院再降薪,基层工作的时薪将比体力劳动还低(实际上很多设计院已经这样了),变成不折不扣的脑力民工。设计院必须保住高层和中层,高层的人脉是项目的来源和智囊,中层是项目的执行者,底层的低薪也是市场所迫。而底层晋升困难,正是因为中高层设计师不会轻易转行,层级固化。如果中高层觉得降薪太多,有一定经济基础的人就转行离开了。全行业几次出现过降薪裁员,有不少早期淘金成功的人离开了这个行业。今年虽然行情回暖一点,但五年后的市场,不一定会崩塌,但肯定不是欣欣向荣。